《你学会了吗》大班教案(共14篇)

诶嘿呀 分享 时间: 收藏本文

【简介】感谢网友“诶嘿呀”参与投稿,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《你学会了吗》大班教案(共14篇),欢迎阅读与借鉴!

篇1: 你学会了吗大班教案

你学会了吗大班教案

活动设计思路:

现今的生活中潜藏着许多难以预测的危险,时时刻刻威胁着我们的孩子。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,也常常由于缺乏对危险的预见及应变能力而导致身心受到伤害。如何帮助孩子了解意外发生的原因,认识潜在的.危险,教导他们处变不惊,勇敢冷静的面对突发状况,及采取相应对策。避免伤害事故发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。由此,主题活动“保护自己”孕育而生并有目的地展开。

我们设计组织的“你学会了吗?”这一教学活动,旨在从幼儿具体生活事件着手,调动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。把情感、认知、行为、能力的培养统一起来,以儿童积极体验为中心,将教育过程的知识性、趣味性、情景性和活动性有机结合起来,从而发挥儿童学习的主体性,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。

首先,引导幼儿将日常社会生活常发生的具体事件进行分类。知道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会迅速求助相关部门。再利用游戏、情景表演等幼儿感兴趣的方式,学习拨打110、120、119电话进行求救的正确方法。最后再通过“演习”的方式,让幼儿亲身体验并学用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。锻炼幼儿面临意外事件时的快速反应能力。从而提高幼儿安全意识,达到“学会生存”技能的目的。

预期目标:

…… 此处隐藏13095字 ……

创造的特征和能力是鼓励出来的,它需要生长的环境和条件,教育工作者就是要营造一种适合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环境,使每个学生相信自己能学习、会学习。

三、差异、延缓的评价,体验成功的乐趣

差异性评价是在评价过程中,评价者能根据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,采用多样化的标准,以实现评价对学生的肯定、鼓励、督促的功能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。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有自身的个性,作为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,爱学生就必须承认差异,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差异的发展。例如:在计算8+8+8+3这道题的过程中,有的学生按顺序一步一步相加而得到27;有的是8×3+3=27;有的是8×4-5=27;还有的是9×3=27等等。从几种不同的解法中,体现了学生个体能力水平的差异,但是每一种解法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讲,都是因有自己的道理与合理性而赋予了不同的价值。教师都应予以肯定的,做出具有差异个性、又有相同的评价。

延缓评价就是在评价过程中,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、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,学生之间的数学学习的发展必然存在差异,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,逐步达到可能达到的目标,教师推迟做出判断的评价方法。例如:学生对自己某次测验的答案觉得不满意,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申请,并允许他们重新解答。当学生通过努力,改正原答卷中的错误后,教师可以就学生的第二次答卷给予评价,并给出鼓励性的评语。这种延缓评价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,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状况。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,延缓评价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,感受到成功的喜悦,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。

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,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,促使学生全面发展。为了达到评价的目的,教师要转变评价观念,改进评价方法。在运用评价的方法上,既要用学生互评、自评的方法;还要用教师的激励性评价;更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,运用差异评价和延缓评价,促进学生全面、可持续的发展。

参考文献:

[2]《新课程与评价改革》(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训丛书)教育科学出版社,2004

[3]《小学数学教学实施指南》,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0